首页 > 教育随笔 > 幼儿园教育随笔 > 幼儿园教育笔记 >

幼儿园教育不等于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不等于幼儿教育
幼儿园教育不等于幼儿教育

  3岁半的王鑫怡该上幼儿园了,妈妈考虑到自己平时工作比较忙,又想锻炼孩子的自理能力,就想把鑫怡送到能寄宿的幼儿园。

  妈妈认为,幼儿园的环境、设施都很好,甚至比家里的都好,而幼儿园的老师又接受到专门系统的培训,还有教自孩子的经验,所以教育孩子肯定比自己更有经验。而且小鑫怡到幼儿园住宿,还能提高自理能力,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妈妈的想法无可厚非,可是却遭到鑫怡爸爸的反对。爸爸认为,鑫怡还太小,不能太长时间离开爸爸妈妈。幼儿园虽然教育比较全面,但不能代替家庭教育。教育孩子,不仅仅是幼儿园的责任,更是家长的责任。

  夫妻二人在这个问题上争论很久,也没有达成共识。

  研究发现,现在许多家长在为孩子选擇幼儿园时,往往不自觉地陷入误区。比如像鑫怡的妈妈一样,热衷于寄宿制幼儿园认为幼儿园的环境、设施设各等条件都不比家庭差,教师既专门系统地接受过学前教育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教育孩子的经验,因此教师带孩子方面比家长有经验得多;而且孩子平时寄宿在幼儿园,生活方面有许多事情需孩子自己处理,这样就培养了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让宝宝进入寄宿制幼儿园,对宝宝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等,的确有其有利的一面。但作为家长,也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幼儿阶段是孩子亲情感情培养、发展的关键阶段,幼儿园不能替代家庭,教师不能替代父母亲,幼儿园的教育也不等于幼儿教育,幼儿园教育只是幼儿教育的一个分支,幼儿教育体系还应该包括家庭教育。培养、教育孩子既应是教师的责任,更应该是家长应尽的责任,家长们不应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交给幼儿园。

  早在1927年,著名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就说过:“幼稚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単独胜任,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也提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会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可见,接受幼儿园教育的孩子,家-长也不能因此就忽视了家庭教育,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幼儿园内。

  忽视幼儿家庭教育主要有两大表现,一是把孩子成长的责任推给幼儿园一不错,孩子在幼儿园里的确可以学到一些本领,懂得一些道理。但是,孩子从小在家庭中受到的良好教育却能促成孩子形成好习惯、好性格,进入学校以后自然也能够遵守学校规则,接受老师教育,养成良好品德。另一种就是传统观念的“树大自然直”,有这种思想的家长虽然爱自己的子女,但却马马虎虎地放弃了教育的权力和义务,对孩子放任自流。这种做法是极其错误的。

  之所以出现以上两张情况,主要是由于家长还认识不到家庭教育孩子的重要性也不懂得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教育,只知道溺爱孩子。正因为这样,他们才认为家庭教育是可有可无的,似乎他们的穿衣吃饭是大事,至于孩子如何成为有用的人那是幼儿园和学校的事。

  其实,孩子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中度过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孩子的未来。可以说,家庭教育对每一个人来说,不仅是做人的摇篮教育,也是做人的终身教育。幼儿的家庭教育更是单纯的幼儿园教育所不能替代的因为幼儿园对孩子的教育是整体的教育,而家庭教育则是对孩子的个体教育,更具有针对性。这就能弥补幼儿园教育中的一些不足,从而让自己孩子的个性和才能得到充分发展。具体来说,以下两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不能替代的。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广泛影响

  家庭在幼儿社会化过程中所施予的影响是广泛和多方面的。

  首先,家庭在教育幼儿基本生活技能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呱呱坠地的婴儿,适应环境的能力十分贫乏,他有温饱的需求,但却无获取衣食的本领。这就需要家庭给予他多方面的照料,并逐渐教给他衣食住行的基本技能。离开了家庭,幼儿一些最初的生活技能、自我服务的技能就无从培养。

  其次,家庭是孩子最初的活动范围,他与其他家庭成员之间发生着最初的社会关系和道德关系。因此,家庭生活的行为规范也成为孩子最初接触到的社会规范。孩子最早总是以家长的言行为榜样,以家人的需求、情感、情操为认同的对象。比如:在家中要求孩子和其他家庭成员在他人休息的时候,保持安静,不打扰别人,这种要求就会逐渐成为孩子日后的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再次,家庭在孩子个人理想、志趣方面也起着决定性作用。一个人最初的理想往往是由兴趣爱好所引发的,而孩子最初的兴趣爱好也正是在家庭生活中萌发的家庭教育的积极作用就在于可以引导孩子逐渐认识到现实生活的意义,注意发展他们的各种正当兴趣和爱好。

  此外,家庭在培养孩子社会角色过程中也起着独特作用。家庭是一个多重角色组成的初级群体,在家庭当中,孩子会依据自己与家庭不同成员之间的不同关系首次成为一个承担多重角色的主体,这就形成了他日后在社会上充当复杂多样的角色的启蒙经验。比如爷爷奶奶的孙子,要懂得尊敬爷爷奶奶;作为小哥哥,要关心弟弟、妹妹;作为弟弟、妹妹,要与哥哥、姐姐互相谦让,友好相处等等。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特殊影响

  在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是充分接近的,接触方式也是面对面进行的;而且家庭成员人数较少且相对稳定,互相之间互动的频率很高,成员之间的相互控制和影响主要是通过非正式的形式实现的。家庭之中这种“面对面”的交往关系,就使得家庭教育相对于幼儿园教育有着它特别优越的有利条件及特殊性。

  首先,家庭教育为孩子奠定了日后接受教育的基础。一个刚进入幼儿园不久的幼儿,每当因自己玩耍不当而受到撞碰时,就会摔桌子踢板凳,因为在家里遇到这种情况时,爷爷奶奶就是这样为他”报仇”的。这说明家庭是孩子初次获得观察社会、观察他人、观察自己的机会,因而家庭教育也影响了他们最初的早期经验和最初的主观能动性,这也就成为他们日后个性发展的主观基础和出发点。子都有一种特殊的亲切感,而孩子对家长也怀有依恋和爱戴,尤其是怀有特殊的信任感,它能使儿童感到自己经常处于安全和幸福之中。通过这种情感,父母也更容易控制孩子的行为。而且,家长与孩子的互动接触不像幼儿园那样正规,多属非正式、自由的。而这种非正式的接触交往是以“融洽”和”喜爱”为媒介的,它能使父母和孩子缩短交往双方的心理距离。这种非式正式的接触也可消除孩子在交往中的紧张情绪,使孩子可以不受拘束,在轻松自然状态下接受影响。这也正是有许多孩子在外面不声不响言语不多,而每每回到家中则是滔滔不绝说个不停的主要原因吧。

  另外,家庭教育是与家庭生活相关联的,不同于学校那种正规的、有着严密计划性和系统性的教育。可以说,生活就是教育。这也决定了家庭教育影响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性质。而“知女莫若母,知子莫若父”,父母对孩子的深刻了解,还可以通过孩子的一举一动和言谈去把握他们的心理发展,在教育中从而做到因事指导、因时施教,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总之,家庭教育是任何幼儿园教育都不能替代的,所以家长不能认为将孩子送到幼几园就万事大吉、等着孩子出人头地了。在孩子接受幼儿园教育之外,还必须将家庭教育重视起来,这样才能让孩子的身心得到全面长足的发展,为孩子的健康人生做好铺垫。

  其次,在家庭中,家长对孩子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情感纽带去实现的。家长对孩

发布时间:2015-10-20 11:02:46 阅读: